上海肿瘤

绝经前后易发乳腺癌需提高警惕

2022-04-19 18:27:29 来源: 上海肿瘤 咨询医生

绝经前后易发乳腺癌 需提高警惕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乳腺癌发生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约占乳腺癌病例中0.75%~31%,妊娠期及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使 的生长加快,恶性程度增高。同时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增大、充血,使 不易早期发现,同时易于播散。 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 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绝经期女性之所以容易受到乳腺癌的困扰,主要是因为,一般中年女性都会出现身体发福,严重的身体肥胖情况会导致中心性脂肪堆积,而且在女性绝经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更加明显。肥胖可能通过雌激素生物利用度和脂类代谢影响乳腺细胞,卵巢内分泌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雌激素和孕激素是与乳腺癌发病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分泌激素,初潮年龄早于13岁,行经40年以上的妇女的乳腺癌危险性较一般妇女要高1倍多。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 的关键。 易被忽视的乳腺癌类型: (一)隐性乳腺癌 指临床上触不到肿块,乳腺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常为X线检查等方法发现或以腋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应与副乳腺癌相鉴别。治疗上,现在一般认为,一旦诊断为隐匿性乳腺癌,若无锁骨上及远处转移,应行根治术治疗。多数报道其 优于或相似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 (二)炎性乳癌 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临床类型,常呈弥漫性变硬变大,皮肤红、肿、热、痛和水肿明显。发病呈爆发性,十分近似急性炎症,因而又称为癌性乳腺炎。 本病的诊断要点为: ①局部虽表现为红肿热痛,但无发冷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 ②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 ③早期皮肤呈典型的紫罗兰色,呈斑片状水肿,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毛孔粗大如桔皮样改变,红肿范围大于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疗1周后红肿不见消退。 ④在红肿乳腺组织内有时能触及质地硬韧的肿块。 ⑤同侧腋窝多能触及质地较硬的淋巴结。 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切片能提供诊断依据。 炎性乳腺癌以往应用手术或放射治疗的预后很差,平均生存期为4~9个月,因而对炎性乳腺癌不主张用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作者对炎性乳腺癌均采用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即先用3~4疗程化疗后作放疗,放疗后再作化疗。 (三)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癌 乳腺癌发生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约占乳腺癌病例中0.75%~31%,妊娠期及哺乳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使 的生长加快,恶性程度增高。同时在妊娠期及哺乳期乳腺组织的生理性增大、充血,使 不易早期发现,同时易于播散。 妊娠期乳腺癌的处理原则与一般乳腺癌相似,但治疗方法的选择还决定于 的病期及妊娠的不同时期。早期妊娠时是否中止妊娠应根据不同的病期,病期较早时可不必中止妊娠,病期是Ⅱ、Ⅲ期或估计术后需要化疗及放疗者则宜先中止妊娠能提高生存率,相反常由于中止妊娠延迟了手术治疗,反而影响治 果。 哺乳期乳腺癌的治疗首先应中止哺乳,术后辅助治疗方法与一般乳腺癌相似。预防性去除卵巢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