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肿瘤

胃镜可准确检测早期胃癌

2022-04-19 17:04:19 来源: 上海肿瘤 咨询医生

胃镜可准确检测早期胃癌,胃镜对于早期胃癌不仅在我国食用,国际通行的也是胃镜检查。比如日本是胃癌高发区,在全世界排第一。日本是搞普查,超过40岁以上一年普查一次。日本的胃癌治疗效果比中国好很多,早期胃癌非常多,他们就是用胃镜来普查,胃镜下去以后,如果发现一个地方有问题,咬小米粒那么大一块组织,病理报告如果是胃癌就明确诊断。但是这在中国就很难做到,一是大家觉得做胃镜比较痛苦,第二中国人口基数又特别大,普查在中国是达不到的。很难从症状早期发现胃癌,从症状来讲,胃癌没有一个特异的症状,胃炎、肝炎等这些常见的疾病,跟胃癌的症状基本一致的,从症状很难鉴别胃癌。到晚期以后,胃癌除了常说的腹部症状,还会有消瘦,这是恶性肿瘤的表现。也就是说,一旦出现消瘦,病情就处于中晚期了。从症状来鉴别肿瘤,不管从哪个肿瘤,都不容易早期发现。不管是早期胃癌还是进行期胃癌,其病灶在大体形态上仍以溃疡型占绝大多数。所以,了解溃疡型胃癌癌组织的分布情况,对提高胃镜对胃癌的检出率应该有所帮助。在胃镜检查中,胃镜对胃癌的漏取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取的组织为胃黏膜;二是取的组织为坏死组织。此种现象的出现,虽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与取材部位和该部位癌组织的分布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胃镜取材毕竟不深,也就是1 mm左右深度,能否准确取到癌组织,主要看所取部位浅层有没有癌组织分布。从160例溃疡型胃癌标本3个不同区域1 mm深度内癌组织的分布情况看,溃疡边缘内侧有癌组织分布的组织块数最多,溃疡底部次之,溃疡边缘外侧最少。溃疡边缘外侧有癌组织分布的组织块数最少的原因是该处往往有黏膜覆盖,且固有膜腺体增生使黏膜增厚可达2 mm以上,所以在此处取材如果取得不够深,取到的组织往往是黏膜组织,而取不到下面的癌组织这是漏取的第1种情形。溃疡底部由于处于病灶中心,极易发生坏死,表面常常覆盖有大量坏死组织及渗出物,下面还有肉芽组织,即使有癌组织分布也在其下,与表面形成一定距离,所以在此处取材如果取得不够深,取到的组织往往是坏死组织,不好定性这是漏取的第2种情形。溃疡边缘内侧这一区域,既无黏膜覆盖,也少有坏死组织,所以在此处取材,阳性率最高。有观点主张在边缘黏膜交界处取材 ,而也有的主张在溃疡边缘内侧取材 ,后者与我们的观察结果相符。所以,比较好在溃疡边缘内侧这一区域内取材,尽量避免在溃疡底部和溃疡边缘外侧取材,以免出现漏取现象。对早期胃癌,胃镜检查更是诊断的最佳方法。镜下早期胃癌可呈现一片变色的黏膜,或局部黏膜呈颗粒状粗糙不平,或呈现轻微的变化,均要做活检。镜下应估计癌的大小,小于lcm者称小胃癌,小于o.5cm者称微小胃癌。一、早期胃癌内镜下可分以下各型:1、I型(息肉样型):病变隆起呈小息肉状,基宽无蒂,常大于2cm,约占早期胃癌之15%。2、Ⅱ型(浅表型):分3个亚型,合起来占75%。3、Ⅱa型(隆起浅表型):病变稍高出黏膜面,高度不超过o.5cm,面积小,表面平整。4、xb型(平坦浅表型):病变与黏膜等平,但表面粗糙呈细颗粒状。5、Ⅱc型(浅表凹陷型):最常见,浅洼病变底面粗糙不平,可见聚合黏膜皱襞的中断或融合。6、Ⅲ型(溃疡型):约占早期胃癌之10%,黏膜溃烂比Ⅱc者深,但不超过黏膜下层,周围聚合,皱襞有中断,融合或变形成杵状。早期胃癌有时辨认不易,可在内镜下喷o.5%亚甲蓝,有病变处将着色,有助于指导活检部位。目前已有放大内镜问世,能更仔细观察微细病变,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二、进展型胃癌内镜表现:大多可从肉眼观察做出拟诊。肿瘤表现为凹凸不平、表面污秽的肿块,常见渗血及溃烂;或表现为不规则较大溃疡,其底部为秽苔所覆盖,可见渗血,溃疡边缘常呈结节状隆起,无聚合皱襞,病变处无蠕动。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