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肿瘤

精准治疗时代来临肺癌有望成为慢性病

2022-04-19 14:56:51 来源: 上海肿瘤 咨询医生

精准治疗时代来临 肺癌有望成为慢性病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 之首,福建也不例外,肺癌仍是福建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提高福建居民早诊早筛意识,引入先进的肺癌诊疗手段,提高靶向药、免疫药物的可及性,是提高福建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占全部恶性 的20.03%及26.99%,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肺癌晚期,因而肺癌整体5年生存率只有16%-18%。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 之首,福建也不例外,肺癌仍是福建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提高福建居民早诊早筛意识,引入先进的肺癌诊疗手段,提高靶向药、免疫药物的可及性,是提高福建肺癌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靶向治疗引领肺癌进入精准治疗时代 随着现代医学的创新与进步,肺癌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出现,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靶向治疗因其精准作用于靶点,全身副作用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04年年底,全球第一个肺癌靶向药原研吉非替尼在我国获批上市,开启了中国肺癌精准治疗时代。 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美国和欧洲约有10-1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EGFR突变阳性,而亚洲的患者比例高达30-40%,有了EGFR突变,意味着可以吃对应的靶向药。 2017年,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奥希替尼在中国上市,为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中国肺癌精准医疗从此进入3.0时代。 2019欧洲 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宣布了肺癌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让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提高为38.6个月,接近39个月,超过3年。 谈及奥希替尼一线的最新研究数据,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吴一龙教授表示: “事实上,靶向治疗的出现改变了肺癌治疗的面貌,给肺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针对中国患者最常见的EGFR基因突变,目前已经有一、二、三代靶向药,显著提高了中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未来靶向治疗也将不断发现新的基因突变位点,进而整体提高肺癌5年生存率。” 适合的治疗方式,有效的治疗结果 靶向治 果虽好,但并不是所有的肺癌患者都适合靶向治疗。患者需要先进行基因检测,有基因突变位点才能选择对应的靶向药接受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出现EGFR阳性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用奥希替尼,作为单药一线治疗药物,它可以让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获得更长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肺癌脑转移后出现的头痛、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会给肺癌患者造成巨大困扰,靶向治疗可以降低脑转移进展风险,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同时,肺癌靶向治疗提升了肺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因此在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时,如果基因检测有突变,优选靶向药。” 另外,指导用药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经济情况、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可以先使用吉非替尼等已经进入医保目录的一代靶向药。 提高中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依靠先进治疗手段的同时,也要加强癌症预防。 大会执行主席、福建省 医院胸部 内科副主任医师林根教授表示: “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逐年攀升,其中有吸烟的因素,因此我们的控烟运动要长期坚持。 预防很重要,加强预防可以降低肺癌整体治疗成本。因此我们要在公众层面科普一手烟、二手烟甚至三手烟的危害。”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肺癌治疗逐渐趋向于精准化、个体化诊疗,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肺癌将成为可控制的慢性病。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