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肿瘤

精准对抗中晚期肺癌

2022-04-19 14:56:48 来源: 上海肿瘤 咨询医生

精准对抗中晚期肺癌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临床医生们经常能发现一些非吸烟的女性肺癌病人,检测发现EGFR阳性,使用了第一代靶向药物厄洛替尼治疗。吃药两个月后肺部阴影缩小,但大半年后 又再增大。 这一次,现代医学在与肺癌这一全球最高发癌症的争斗中又扳回一城。2016年12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学系主任、李树芬医学基金 学教授莫树锦,会同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等全球顶级肺癌专家,使用经过2年多时间研究发现的新一代肺癌靶向药物,对明确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 整个第三代药物取得效用,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于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并在刚刚召开的世界肺癌大会上加以推广应用。而最新的药物目前在香港地区已经上市,作为自费药供患者使用。而相关的药物审批程序,中国内地也在加速进行中,有望在今年上市。 基因变异后再变异 肺癌中晚期患者开始耐药 香港居民桃乐丝被确诊为肺癌时,已经是中晚期。进行了放化疗治疗,接受了基因检测,明确为EGFR基因突变后,开始接受一代肺癌靶向药物的治疗。患病一年多后的2015年,原本能够得到良好控制的病情开始出现反复,恶性 又开始肆无忌惮地侵犯淋巴腺,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两次开放手术清除,两次放疗,病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出行要靠轮椅,呼吸要背氧气罐。 接受了又一次的血液样本检测后,莫树锦医学专家团队发现,桃乐丝呈现了使用一代靶向药物治疗后的耐药现象。核心靶点的一处氨基酸变化,使得肺癌开始对靶向药物免疫。这在许多基因突变型肺癌患者中非常具有共性,他们使用靶向药物少则10个月多则12个月,总会出现耐药现象。其中起关键因素的正是该基因的一处T790M点位的再度突变。“该类患者约占到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变异患者的50%左右”,莫树锦解释道,这意味着在现代医学能够使用靶向药物治疗EGFR变异肺癌后,癌症本身也在进步、进化,躲避来自现代医学的精准攻击。 亚洲女性EGFR 突变率高达61.1% 通常情况下,EGFR的作用是短期且受到严密控制的。所谓基因突变,就是由于种种原因EGFR无法被关闭,刺激细胞无休止地生长,最终导致癌症发生,甚至 转移。EGFR基因突变率与人种有很大的关系。亚洲女性EGFR突变率最高(61.1%),亚洲男性突变率也很高(44%),远高于欧洲男性患者的突变率8.2%。在基因突变的亚洲女性中,超过一半(60.7%)的患者从不吸烟。其中的原因仍然是科学上的一个谜,有人猜测可能与厨房油烟或者遗传因素有关。 如果EGFR检测结果为阳性,恭喜,说明该患者适合靶向治疗。该疗法采用口服 靶向药物的形式,它比化疗的 更好、副作用更少,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肺癌治疗方向。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达到30%以上,也就是说1/3的病人适合吃靶向药物抗癌。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及其团队在两年前的研究中就发现,83%的腺癌患者都有关键的驱动基因在诱发癌症,若能找到相对应药物,便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其中,找到智爱驱动基因和对应药物的患者人群,中位生存期为31个月;有驱动基因却还没对应药物的患者人群,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没找到驱动基因且没有药物的患者人群,中位生存期为6-8个月。于是,2009年前后,第一代、第二代针对 驱动基因的药物被开发、应用于临床,大大地延长了肺癌患者的存活时间。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开发赢得了时间。 变一个氨基酸 癌细胞就能让药物脱靶 “但是,临床资料显示,大部分患者在第一、第二代靶向药治疗的9-13个月出现耐药问题,导致病情持续恶化,以往这样,病人只能转为传统化疗治疗。”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学系主任、李树芬医学基金 学莫树锦教授表示,后来发现,60%的耐药病人癌细胞出现了一种名为T790M的基因突变,医学界称这种情况为“癌症进化”。 临床医生们经常能发现一些非吸烟的女性肺癌病人,检测发现EGFR阳性,使用了第一代靶向药物厄洛替尼治疗。吃药两个月后肺部阴影缩小,但大半年后 又再增大。于是再做基因检测,结果发现T790M突变。继续深入的研究发现,这些长期使用一代靶向药物的患者中,T790M基因片段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改变。一个小小的氨基酸代码变化,即可使得前期研发的第一、二代靶向药物无法准确攻击癌细胞。 第三代靶向药物 能控制隐匿在脑部的转移癌 这时,是转为化疗还是用新的靶向药 更好?莫树锦于2014年至2015年期间领导了一项国际性研究,将来自近18个国家及地区共420名带有T790M基因突变并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病情恶化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新靶向治疗药物及传统化疗。结果发现,病人接受第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治疗后,无恶化存活期平均超过10个月,是传统化疗(约4个月)的两倍多; (即治疗后 缩小或消失的病人比率)则是传统化疗的两倍,而且副作用较低,可缓解癌病症状及患者不适。 另外,在开始接受治疗前存在脑转移的34%患者中,与含铂双药化疗组相比,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脑转移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也由4.2个月提高到8.5个月。一直以来,因为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绝大多数的药物在面对颅内疾病时束手无策,这其中就包括恶性 的脑转移病患。而第三代靶向药物,却明显突破了血脑屏障的桎梏,不仅能精准控制肺癌,还能突破防线,控制隐匿在脑部的转移癌。医学界对其这一特性也感到万分欣喜,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其机理。 加强对高危人群 早期肺癌筛查尤为关键 莫树锦表示,三代靶向药并不是逐一递进的关系。他认为,第二代靶向药与第一代差别不大,因此第一代靶向药耐药后,可先观察,若 发展到难以控制时,即可依T790M是否阳性而考虑转第三代靶向药或化疗。另外,第三代靶向药一样有耐药可能,一旦出现耐药,则可再转为化疗,若有可能还可再转用更新一代的靶向药物。 “有的患者在使用新靶向药治疗后继续恶化,80%基因检测发现T790M消失了,意味着有其他癌细胞崛起,原因是癌细胞产生了新的基因突变”。莫树锦表示,这些患者还是应考虑化疗。还有20%的使用者,会出现C797S突变,而相关的新药研发也在继续。在莫树锦、吴一龙等肺癌专家看来,使用药物治疗中、晚期癌症是一个方向。同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早期肺癌筛查,则显得尤为关键。而推广对吸烟、高危因素暴露者的早期肺癌筛查,关键点在于推广CT、低剂量CT的排查。发现了早期癌,医学界会有更多的手段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 数据 肺癌,是目前全球最为高发的恶性 ,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该疾病。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第三次居民死亡调查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肺癌死亡率在过去三十年间上升了465%。 2015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73.3万例、死亡病例61万例,成为中国人罹癌或因癌致死的最大威胁。 其中,相当多数,尤其是女性患者和桃乐丝一样,她们不吸烟,是典型的非吸烟 肺癌的患者。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