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肿瘤

大便非香蕉状未必大肠癌港人认知存谬误

2022-04-18 12:00:07 来源: 上海肿瘤 咨询医生

大便非香蕉状未必大肠癌 港人认知存谬误 [标签:url] [标签:科室] 摘要:据报道,该学会于上月进行调查,成功访问518人,86%的受访者知道肠镜检查有助减低大肠癌发病率,但当中66%人表示自己没有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调查同时测试受访市民对大肠癌的认识,结果显示,港人对肠癌的认知出现5大谬误,包括认为喝绿茶或益生菌饮品、吃奶酪、甚至洗肠可以预防大肠癌;大便经常不能形成“香蕉状”便是大肠癌的风险因素;认为生痔疮跟大肠癌有关;大肠癌早期病征明显;照肠镜很辛苦。 仅26%人知大肠癌属常见癌症 调查也反映有少数人认为,65岁以上长者、肥胖的人、乱服泻药的人才需接受大肠癌筛查,仅26%人知道大肠癌是香港常见癌症。 香港大学内科 科助理教授邱宗祥表示,2011年香港癌症统计数据中心数据反映,大肠癌已经超越肺癌成为香港头号癌症,每年病发数字高达4450宗,死亡人数可达1904人。 邱宗祥说,只要年过50岁、有家族病史、家族有人患过结肠息肉或慢性结肠炎、长期进食高脂食物等都是患大肠癌的高风险因素。 他续指,有22.7%患者届第四期才确诊大肠癌,5年存活率比头三期患者大幅下降五成至七成。 他提醒,定期进行肠道检查或大便测试是最有效预防肠癌的方法,如排便习惯突变,即突然持续便秘或腹泻、粪便形状突变、体重下降、下腹不适等征兆,要尽快求医。 受访港人对大肠癌的五大认知谬误 也根据香港男士健康学会提供的资料,整理出受访港人对大肠癌的五大认知谬误,及相应问题的正确答案。 1.喝绿茶或益生菌饮品、吃奶酪、甚至洗肠可以预防大肠癌 正解:没有医学证据显示可以预防大肠癌。 2.大便经常不能形成香蕉状便是大肠癌的风险因素 正解:若属突然出现的现象,可能是大肠癌的最早征兆;但如果大便经常不能成香蕉状,可能属其他肠道问题,但并非大肠癌的风险因素。 3.生痔疮跟大肠癌有关 正解:大便出血是生痔疮和大肠癌的共同征兆,市民易将两者混淆。但两者在病因上并无关系。 4.大肠癌早期病征明显 正解:大肠癌早期病征不明显,如出现大便出血等症状,可能已届末期。香港有48%大肠癌患者至第三四期才确诊。 5.照肠镜很辛苦 正解:进行大肠镜检查时,医生会处方镇静剂和止痛药,减少患者的焦虑与不适。 (实习编辑:陈丽珊)
TAG: